来源标题:杨过段誉要想吃上玉米辣椒 需要多活五百年
主题:解读历史地理学,倾听大地的故事
时间:2022年6月27日晚上
地点:“北大名师聊专业”系列活动第四场
嘉宾:韩茂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
“历史地理”是研究往昔地理的学科
“历史地理”是研究往昔的地理,属于一门地理学科。“历史”只是它的定语,确定了它的研究时代。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疆域、环境、政区、农业、交通、城市等。
当代地理学家认为,地理学所研究的就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、人文现象的分布,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。人类到今天已经有200多万年的发展历程,我相信在200多万年之前一直到后面的考古阶段,人类在寻找食物、建立聚落的过程之中,每前进一步都会获得地理知识——山在哪儿、水在哪儿、食物资源在什么地方。从那个时候起,地理知识就开始在人的生活之中积累下来。随着以后的历史发展,它经历过古代阶段、近代阶段,一直到今天发展成独立的学科。
地理学的研究,大概有这样三方面内容:
第一,大地上原有的山川、河流、湖泊、沙漠等等,我们研究它的形成、发展和变化规律。
第二,城市、农田、道路等所有由人类活动创造而形成的大地上的景观,研究它们形成的原因、发展的规律,还有面对的未来。
第三,大地上没有的,也不是由人类创造的,而是在人类利用过程之中形成的政治地理、军事地理。
举个例子,中学课文《烛之武退秦师》,是来自《左传》的一个故事,发生在春秋时期。与故事有关的是三个国家——秦、晋与郑。秦晋两国形成联盟,组织一支军队要攻打郑国。郑国是个小国,大兵压境,完全无力反抗。有人建议,派烛之武去和他们谈判。于是谋士烛之武就坐在一个大筐里被坠到城墙之外。他跑到秦国军营中对秦国将领说:“秦晋两国军队攻打郑国,郑国灭亡是肯定的了。但是将军要看看,如今郑与晋是邻国,郑国灭了,其版图最有可能是纳入晋国之中。而晋与秦也是邻国,可以想象,秦国的邻国领土增大、国力更强,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?显然是更大威胁。历史上,秦晋两国之间有过很多相互承诺,往往都是晋国没有兑现。攻打郑国,只会留下对秦人不利的这样一个结果。反过来,如果郑国仍然存在,秦向东攻打其他地方时,郑国在必要的交通干线之上,可以为秦人提供后勤保证比如粮食供应等等,这对秦是一种好处啊。”秦国将领一想“果然是这样的”,于是秦国军队撤退了。原本是两国合力组成的一个联军,秦人退了,那晋人也只好退了,郑国保存下来了。
可以发现,这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一个词语叫作“地缘政治”。《孙子兵法》中有一句话——“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”,烛之武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三国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,成功保存了郑国。这就是政治地理,利用地理而达到政治目的。
其实但凡政治、军事都具有这样一个特征——利用地理达到其中的目的。如果说地理学有第四个研究内容,就是通过人的行为而构成的一种地理现象,这种地理现象同样在大地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,但是在空间上是有所表现的。我们马上会举这样的例子。
围绕在顾颉刚先生周围
大约是中国史学界半个家底
而历史地理是研究地理学的过去时。虽然是一个小众学科,却有久远的两千多年历史。何以为证呢?其实在《史记》《汉书》当中都埋下了谈地理学过去时这样的证据。我们举一个地方的事例。
有个地方叫作左冯翊,位于陕西中部,关中地区,在今天的西安市以北地带。在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中可以找到有关它的说法。《汉书》的著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班固等等,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历史。它讲到汉代的左冯翊曾经是秦代的内史。什么叫“内史”?它在当时属于首都特别行政区,相当于今天的北京。左冯翊在汉高祖刘邦的时候属于塞国,以后又屡次更名。这个地方在西汉时期有户口、有人口的统计,同时说到左冯翊这个地方有多少县,又做了什么样的地名改动等等。于是我们就在这字数不多的记载之中看到了,它不但涉及西汉这个时代的地理,而且还涉及秦代的地理问题。
但凡地理的过去时就是历史地理。于是我们可以发现,古人在记述他们当代要陈述的地理问题的同时,往往会追溯历史。由此,我们相信历史地理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当然,这样一个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之中,经历了古代历史地理、近代历史地理的过程。近代历史地理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它的进程的,它的发起者是张相文先生。在二十世纪初期,1909年,张相文组织了中国地学会。中国地学会所研究的内容之中,就包括历史地理。当时隶属中国地学会有一份杂志叫作《地学》,从1910年创刊到1937年结束。这里面我们看到的文章就有“滹沱、漳、滏之变迁”,这指的是华北平原上几条河流的历史变迁,渤海的过去与未来,近五十年的中国水利。
这些研究文章讲的都是地理学的过去时,但是它们的立足点、研究方法与古代地理已经有所不同。因此,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近代地理学登上了历史舞台。但是在1909年,历史地理仍然属于地理学的整体范围之内,它独立地以一个学科登上学术舞台,跟禹贡学会乃至于这个学会的一份杂志——《禹贡》是有关系的。
说到禹贡学会必须说起顾颉刚先生。顾颉刚是中国近代以来的著名学者,不仅仅著名,而且是学术泰斗。当年他从事中国古史研究、民俗学研究、历史地理学研究,汇聚了那个时代众多的学者,像谭其骧、侯仁之、史念海、白寿彝、张维华等等,我们细数出来,围绕在顾颉刚先生周围,或者属于他的学生的,大约是中国史学界的半个家底。
就在这个过程当中,他创办了禹贡学会,隶属于禹贡学会的杂志叫《禹贡》,半月刊,每半个月发行一次。“禹贡”是它的中文名称,战国时期《尚书》的一个篇章“禹贡”。这个杂志的英文名称就叫“中国历史地理”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历史地理以一个独立的学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。
禹贡学会创办初衷
即是面对抗战全面爆发唤起民心
在禹贡学会建立的初期,追随它的学生刚才说了,几乎囊括中国史学界的半个家底,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谭其骧、侯仁之、史念海先生。根据这样的学术渊源,我应该属于顾先生的再传弟子,因为史念海、侯仁之先生都是我的老师。禹贡学会创办是在1933年,那个时候东北已经沦陷。我们知道1931年东北大地爆发了“九一八”事变。随着东北沦陷,华北也面临着危机。在如此民族危亡的时候,顾颉刚先生是一个爱国者,他认为一介书生投笔从戎,对于国家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,但是用中国文化唤起民心,振作抗日的斗志,却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。
禹贡学会创办的初衷就是面对抗战全面爆发唤起民心。于是,在禹贡学会创办之后,包括《禹贡》半月刊所有这些成员,主要致力的研究内容,除了纯学术的历史地理研究之外,侧重于中国边疆地区——这些学者当时已经认为如果华北沦陷、长江流域沦陷,有可能边疆地区会带来新的希望。于是组织西北考察、西南考察,当时属于禹贡学会的成员之一严德一就曾经参加了滇缅公路的勘测。我们都知道抗战全面爆发以后,中国接收国外援助物资只有一条道路,就是滇缅公路。
除此之外,顾颉刚先生重视边疆问题、民族问题等等,更重要的注重我们国家的历史。1937年华北沦陷之后就是“七七事变”,禹贡学会不能再办了,于是顾颉刚先生到达西北地区,在甘肃、青海继续宣传抗日,鼓励当地的汉民和藏族同胞加入抗击日本人的行列之中。虽然当年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很久了,但是北京大学的师生们没有忘记顾颉刚先生。当年禹贡学会最初创办的会址位于蒋家胡同三号,就在北京大学东门附近。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地方要进行改造和拆迁,北大师生呼吁无论如何应该将蒋家胡同三号保留下来。北大花了重资将这个住宅进行了易地搬迁,如今落在了北大校园,就在北大光华学院那些现代大楼的背后,有一个四合院。这就是当年蒋家胡同三号禹贡学会的会址。
那么从这个院子可以发现,这样一个学科有着这样一个难以忘怀的家国情怀。在禹贡学会创立的初期,这些学者想为国家和学术界做一些大事,他们希望编一部中国地理沿革史,同时还想编一部历史地名大词典、绘制一本中国历史地图集。但是这个学术团体只存在了几年,抗战爆发了,很多想法都变成了那个时代的遗憾。但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,集合全国一百多位学者,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诞生了,它不但是研究历史地理,更代表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一个成果。记得那一年里根总统访问中国,它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礼物送给这位美国总统的。
随着历史地理的发展,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侯仁之先生的著作《历史地理学四论》问世了。在这部书中,侯仁之先生告诉我们,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过去时,研究的是昨天、前天的地理。但是到了新的时代,给予我们的任务已经不同以往,它不但要研究地球表层原本有的、人类创造的各种景观的变化,而且还要探究人与地之间的关系。于是把这样一个学科推上了一个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阶段。
那么到今天,本着侯仁之先生所提出来的基本观点,历史地理学已经分成了若干个分支。第一大分支,研究历史自然地理,大地上的河流、湖泊、海岸、沙漠、森林、植被等等,以及历史气候,所有这一切地理现象的发生原因、发展变化以及未来。另一个大的领域,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人文地理,囊括在这里的分支与人口、军事、城市、农业、政治、文化、聚落、商业、社会等等领域都相关。所有这些研究分支到今天来讲,已经形成了众多的成果。
古人如何利用地理解决问题
《战国策》中有很多例子
今人利用地理,发现地理,古人也同样如此。历史地理对于今天来讲会解决很多的问题。下面就举例说明,古人会如何利用地理解决问题。
《战国策》讲到,在黄河一条支流洛河沿线有两个国家,东周和西周。时间进入战国时期,当年的周天子已经完全没了地位。同时,周天子的后人又发生了家族内部的分裂。于是就形成了东周、西周两个微不足道的小国,这两个小国还互相发生内讧,问题就出来了。位于洛河下游地带的东周想种稻子,但是位于上游的西周把水堵住了。没水怎么种稻子呢?于是找了一个谋士叫苏秦,苏秦说“我会给你解决问题的”。
于是苏秦到了西周,和西周国王说,你们把水堵住了,下游的东周可以不种稻子,种麦子,人家也是活得很好的。你要真想控制东周的话,现在就把水放下去,那就把旱地作物麦子淹了。然后该用水的时候你卡住水,作物生长以后你又放水,这样你就等于在水这个问题上控制了东周。西周一想果然如此,于是就把水放了。
那位于下游的东周可不知道苏秦出的是个损招,他们要的只是水。水的问题解决了,苏秦从两方都拿到了好处。我们今天看这真是一个不道德的计谋,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,之所以苏秦能够成功,地理起了作用。
《战国策》记载的未必都是我们今天看没有道义感的这种策略。另一段文字记载仍然来自《战国策》,与这个故事发生关系的,有秦、西周,和东边的齐。西周是周天子的后人,随着战国时期秦人的力量越来越强,秦国国君对西周国王说,你手里有九鼎,我想把这九鼎拿到秦国去。我们都知道九鼎是国之重器,镇国之宝,非同小可。西周国君虽然很弱,但他也不情愿。于是他找了一位叫作颜率的谋士,如此这般说了他的困境。颜率说我给你搞定。
于是他向东到了齐国,将这个问题对齐国说了,他说“周君说了秦人无德,如今他想把九鼎送给有德的齐国”。齐国国君一想,九鼎都要送我了,那我当然就有权利有义务派军保卫这九鼎了,于是齐国就派出了军队。秦人一看齐国也不是好惹的,战国时期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,军队都派出来了,秦人就想算了,战争时机不合适,于是它就不要九鼎了。
秦人退了,齐国的国王就和颜率说:“我想把九鼎取回来。”颜率说:“可以,但是我很想知道你要从哪条道把鼎运回来。”北边是魏国的国都大梁,今天的开封,南边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,在今天的淮河流域,被称为陈。齐国国君说:“我当然从周所在的洛阳一路向东,经过魏国都城大梁运到我的都城临淄。”颜率说:“你听说过没有,魏国君臣上下都在讨论如何获取九鼎的事情,从宫殿讨论到庭院之中,谋划已经不止一天了。你要把鼎从这儿运过,这鼎还是你的吗?”齐王一想是这样的,条条大道通罗马,换条路吧,我向南经过楚人的国都,虽然绕了个弯,也是可以过来的。颜率又说了,那事就更麻烦了,当年楚庄王的时候就留下了一个故事叫“问鼎中原”,“问鼎”什么意思?不拿到手怎么知道鼎有多重呢?如果鼎绕到楚人的国度,那更不会是你的了。这齐国国王就发愁了,这鼎还能拿回来吗?于是颜率又说,我听说当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,铸了九鼎,每个鼎都很重,需要有九万人才拉得动,这九个鼎就是九九八十一万人,你上哪儿找八十一万人暂不说,这一路上都是危险。然后齐国国君一想,算了吧,我彻底没这个信心把鼎取回来了。于是颜率告诉他,我听人说,称霸天下是在德而不在鼎,有德就可以称霸天下。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结尾。
这个故事之中充满了地理,古人通过一个计谋完成了地理上的运用。
宋代起各地科举录取人数
就有不同的名额限制
下面讲一个跟物产有关的地理学问题。
曲阜是孔子的家乡,很多年前我们学院到那里进行规划,看到有一个以孔子周游列国为内容的声光电的演艺厅。当年孔子周游列国,一路向南走。南行到陈蔡这个地方,遇“陈蔡之困”——没吃的。当然过了陈蔡到了楚国,境遇就发生了变化。演艺厅于是布置得窗明几亮,为了表现祥和的生活,农家院落外面挂了一红一黄两串的辣椒和玉米。这对吗?
一定是不对的。我们都知道玉米和辣椒原产地在南美洲,十五世纪晚期1493年开始地理大发现,哥伦布才登上美洲大陆。大概在明代晚期十六七世纪的时候,这两种农作物才传入中国。当然孔子他老人家是没有可能享受的。因此,我们说历史地理研究问题的重要内容,是跟物质文化有关的。
当然不仅仅是曲阜的孔子周游列国演艺厅这样的错误,金庸著作中也有这种对于物质文化的传播历史不清楚的问题。《神雕侠侣》《天龙八部》,我们看到这两部著作的主人公无论是杨过还是段誉,他们生存的时代,故事告诉我们北宋和南宋,但是在他们的故事之中,讲到了玉米,也讲到了辣椒。而我们知道他们生活的时代,距玉米、辣椒传入中国要早五百多年。
接下来要举的例子属于历史地理之中的文化地理问题。
高考刚结束,各省都有自己的分数线。其实科举制度的时代也有这样的特征。从宋代开始,东南西北各个不同的地点,科举录取的人数就有不同的名额限制。科举考试首先在县进行初级考试,这些有了童生资格的人,经历县的提学进行考试之后,获得一个资格,有了秀才的身份。秀才有资格参加乡试,乡试是到你所在的省里的考试,这时候就有了名额限制。从明代留下来的记载可以发现,各个省的举人——就是乡试的成功者,都有了具体的名额规定。
一般来讲,经济发达省份文人多,名额稍多一点,一百多人。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四五十人。这样的话,这些进行乡试的文人,无论你考得有多出色,最后由于举人名额的限制,录取最多不过一百多人,最少就四五十人。
然后他们开始进京赶考,到京城之中参加会试。参加会试的过程之中,又有了进一步的名额限制。这就是明清两代都有南卷北卷,有的时候还出现南卷、北卷、中卷。什么意思呢?仍然是这样的,经济发达地方,供自己子弟读书的可能性就大,这些人的读书水平也高。虽然都是一百多举人进京考试,可是这一百多和那一百多水平就有了极大的差异。江苏、浙江都是高考大省,当年也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。我的太老师顾颉刚先生,当年回忆他老家在苏州一个短短的巷子里,前后出了十一名进士,这就是当年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见证。当然朝廷不希望所有在会试过程之中拿高分、中了的人,都是来自一个地方,于是有了南北中三卷。这样的话,各个地方在会试过程之中,能够进入这个过程的成功者基本上人数相当,这既保证了地区上的平衡,朝廷用人也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了。
会试成功之后进入殿试,由皇帝亲自主持,这次不淘汰了。这次考试只是定名次,状元、探花、榜眼都是在殿试最后形成的。
这个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什么呢?文化与地域之间的关系。这就是我们谈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其中一个内容。
25广告招商中联系qq:3372575805
杨过段誉要想吃上玉米辣椒 需要多活五百年
来源:北京青年报 浏览:40次 时间:2022-07-05
10广告招商中联系qq:3372575805
- 上一篇: 地球上目前已知矿物来源编目完成
- 下一篇: 古装剧还能回到“黄金时代”吗?
推荐资讯
- 2024年绵阳市高考报名入口www.zszk.net
- 2024年黑龙江省高考网上报名gkbm.hljea.org.cn:8003/hljzkbbm
- 2024年福建省高考网上报名gk.eeafj.cn或www.eeafj.cn/sygkgzyy
- 2023陕西省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网上报名http://nit.neea.edu.cn
- 大泽湖·海归小镇研发中心(一期)项目鸟瞰效果图 施工进展图
- 为何要建设海归小镇?大泽湖·海归小镇具体怎样建?
- 欧美同学会布局“海归小镇”:创新是核心竞争力
- 望城产投集团:横跨望城一江两岸的“产投力量”
- 大泽湖全球研发中心:逐梦研发,望城迈出关键步伐!
- 大泽湖·海归小镇展示中心揭牌成立长沙市欧美同学会及会员工作室
- 大泽湖海归小镇版块介绍 主导功能:总部经济+科创孵化+湿地观光
- 望城区一江两岸建设最新进展 海归小镇、香炉洲大桥、华侨城……
- 望城区“一江两岸”省会新地标 湘江未来城 大泽湖新媒体主题采风活动
- 2023年甘肃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系统czwb.ganseea.cn
- 山东省2023年成人高考网上报名系统crbm.sdzk.cn
- 安徽穆斯林朝觐报名网登录bm.ahislam.org.cn:8080/bm